你在人际交往中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吗?
我想应该会有的吧,在社交关系中,大部分人都有体验过紧张感,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场合中,比如和他人约会或是去新公司进行面试。
这些紧张和焦虑感大多与当前的烦恼和担忧息息相关,大多数情况下的“紧张”其实都是正常的表现。紧张感很少会影响到人们的应对能力,甚至还可能会激励我们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或新的挑战。
但是,也还有一部分人群,会深受这种紧张和焦虑感的困扰,甚至明显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总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时,也许就可以考虑考虑是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恐惧症有无数种,但是社交恐惧症是比较特殊的,焦虑的核心是恐惧,社交恐惧症的问题不是不社交,而是恐惧。不社交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恐惧是个大问题,没人希望自己习惯恐惧。如果真的习惯了,人会变得又卑又亢:卑是因为恐惧让你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来电提示和炸弹没两样,亢是因为把不社交视为一种骄傲。
将自己置身于很矛盾的境地,所以社交恐惧症是既害怕社交又渴望社交,这跟内向型人格有着很本质的区别,内向是一种人格特质,内向的人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感到矛盾跟冲突。
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渴望被认同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来自于外界,获得认同这就是社交的目的,所以有人极力醉心于社交,而实际上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站在自身立场看问题。
他们不会在乎你是谁,有什么梦想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只关注你拥有什么,所以我们极力装饰自己的羽毛,而逐渐扭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像是照镜子,你期望从别人眼里看到一个完美的自己,没成想通过别人的意识反应出来的都是扭曲自己形象的哈哈镜。
所以你时刻省察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哪里引起了对方的不满,从而影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把握不好自己的分寸导致讨好型人格,别人对我稍稍亲热一点,我就头脑发昏,产生对方对自己有意的错觉。
每当意识到那不过是好感,或者是社交辞令,我就会厌恶自己,觉得受到伤害。始终活不出自我,同样也活不出别人的期待,当你为了这些期待改变自己的时候,你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社交恐惧症在最初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讨好型人格,当你发现既讨好不了别人又难为了自己的时候,就变得进退维谷不知所措了。
社交恐惧症表现出来的僵直生硬的肢体语言就可以反应其内心的挣扎,尽管他们内心的情感非常丰富,但是他们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办法表述出来。
于是到最后干脆一动也不动选择自我封闭,路上碰到熟人,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假装没看见更有甚者刻意回避,但是内心会一直被这些举动导致的负向情绪困扰,让自己陷入无限的焦虑中无法自拔。
对于社交恐惧症·医生建议
医生建议:如果是普通的社交焦虑,认知跟理解能力不存在障碍,同时没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可以通过自我调整、自我痊愈。当然,如果对社交的恐惧已经难以控制,并且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那么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